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 正文

蒋筑英的追光之路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8日 09:09 发布者: 

蒋筑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子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光学专家,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1938年8月1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一个旧职员家庭。7岁随父母回到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56年,蒋筑英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被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招收为研究生。

蒋筑英在大学期间,就立志于祖国的光学事业。他在刻苦攻读的同时,学习了3门外语。在6年大学生活的11个假期,有8个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度过的,他耐心地说服了翘首盼归的双亲,毅然决然来到了长春光机所,开始了他科学攀登的起点。

60年代初,国外在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方面已率先起步。这是一门评价光学系统质量好坏的一种近代科学技术,应用性、基础性很强,可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有重要意义。王大珩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蒋筑英选定了光学传递函数这一研究课题。从此,蒋筑英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在科学崎岖道路上的勇敢探索。

当时,这项研究是开创性的工作,在我国前无古人,今人谁也没做过。蒋筑英带领4人攻关小组,克服查资料、建装置、做实验等重重困难,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在1965年,我国第一台结构比较完整、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诞生了。通过技术鉴定,达到了当时国外同类装置的水平。通过自学,他掌握了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几经修改,编制了高水平的光学传递函数程序,为设计光学系统结构参数和评价成像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在他的建议和参加下,制成了三种作为鉴定光学传递函数装置的标准镜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传递函数的标准化、系统化作出了新贡献。

1978年起,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光学传递函数的更新换代上。经过缜密的考虑,他提出了研制大型近距离光学传递测定装置和建立光学传递函数测量实验室的设想,得到了所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艰苦奋战,一座崭新的、设备完整的、高精度的、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终于在1982年建所30周年前夕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蒋筑英为了解决彩色电视、彩色电影、彩色印刷品上的影像色彩还原不好、颜色不纯的问题,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实验后,他成功地编制了"彩色电视摄像机校色矩阵最优化程序",并据此制作了校色矩阵板,当时在国内是个创举,这一成果在全国普及推广,均达到了预期效果。除了彩色电视机外,他还解决了国产相机、彩扩机色彩还原问题。为解决天文卫星探测光学仪器的检测问题,他对软 X 光真空望远镜进行研究,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使我国光学研究领域从可见光、红外、紫外扩展开更短波长的 X 光,为超短波长范围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蒋筑英具有高尚的革命情操。1979年,长春光机所学术委员会鉴于蒋筑英的科研成果和特殊贡献,推荐他为副研究员,他婉言谢绝。婚后他仍然住集体宿舍,夫妻分居,有了孩子后,住进了一个阴湿的小房间,后来又搬了几次家直到1982年他才搬到了三居室的新居。1979年和1981年,蒋筑英两次出国,但他时时想着国家的困难,处处精打细算。临行前,他从北京买了四川榨菜和湖南的细粉带到国外,与所里的另外两位同志自己开伙,省吃俭用,节约外汇。他省下的钱相当于他好几年工资收入的总和。回国时,他用这笔钱为所里买了一台英文打字机、一部录音机、19台电子计算器和国内急需的光学器材部件,剩下的钱,他全部交公了。

纵观蒋筑英的一生,他做了许多有利于党、有利于人民的好事。他以雷锋为榜样,在一些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82年6月13日,蒋筑英去成都验收 X 光望远镜真空模拟装置,由于过度劳累,肿瘤导致胆管狭窄,引起脓胆囊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水肿,15日下午5点零3分,经抢救无效,猝然逝世,年仅43岁。蒋筑英——一位为中国光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年科技工作者英年早逝,离开了他一生追求的光学事业。

1982年7月7日,中共吉林省委按照他生前的表现和愿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82年10月26日,中共吉林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向蒋筑英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发出向蒋筑英同志学习的通知。11月1日,吉林省政府追认蒋筑英为省特等劳动模范。

 

稿件来源:世纪长春系列丛书《古今人物》   

 

 

 

 

 

 

首页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