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正文

吉林历史上的船厂将军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08:48 发布者: 

船厂将军衙门修补仓廒清册

省档案馆珍存着一份乾隆十九年(1754年)镇守船厂等处地方将军衙门为修补仓廒报请核销银两所造清册。这份清册虽经修裱,依然泛着故纸的沧桑。关防大印在岁月的侵蚀下,扩散模糊,依稀可辨“镇守船厂等处地方将军”的字样。

“船厂”为吉林旧称,船厂将军的前身是宁古塔将军。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东北是满族故乡,是皇朝的“肇邦之地”,在统治上采取有别于中原地区“行省制”的“军府制”,以军府建制统治东北。盛京(今沈阳)作为留都,设驻防内大臣一员,顺治三年(1646年),改内大臣为盛京昂邦章京,颁给总管印信,统率八旗镇守东北全境。随着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清政府认识到“东北地域辽阔,一员总管‘顾及难周’,应多委官员戍守,宁古塔地方为边外最大都会,应设重臣驻守”。为了加强东北北部边务,有利抗击沙俄,顺治十年(1653年)5月9日,清政府将盛京辖区内的南起开原、北抵外兴安岭的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尼布楚和库页岛等地,划分为单独的行政区,在原设的宁古塔驻防官的基础上,增设了宁古塔昂邦章京,与盛京昂邦章京同为镇守边陲的最高军政长官。康熙元年(1662年)改汉称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

宁古塔城离京城遥远,联系不便,加之抵御沙俄入侵及发展经济的需要,朝廷对将军驻地有了迁移的打算。当时的船厂经明末清初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柳条边外第一重镇。因明、清两朝在此造船、屯驻水军,故有船厂、船营之名。阿什哈达摩崖刻石载“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洪熙元年领军至此,宣德七年领军至此”。《吉林外纪》记载:“顺治十五年,因防俄罗斯,造战船于此,名曰船厂。”此地背靠长白山,面临广袤的松嫩平原,处于松花江之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长白山的很多资源,如木材、人参等特产,松嫩平原盛产的粮豆,都以此为集散地,向外地发运。正因为船厂处于这样重要的交通位置,清廷选择船厂作为宁古塔将军新驻地,“建木为城,倚江而居”,做反抗沙俄侵略战争的准备。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奉旨移驻船厂。宁古塔将军迁至船厂之后,仍称宁古塔将军。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十九日,谕令宁古塔将军衙门及所属部门的关防,一律改铸为“船厂”字样。船厂作为地名首次铸印在官署的印信上。宁古塔将军移驻到船厂,对防御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主持吉林地方经济开发,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船厂由于“驻将军”、“建木城”,再叫“船厂”似有不妥,便渐渐改称“吉林乌拉”。吉林乌拉系满语,据《吉林通志》记载:“国语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其曰吉林者从汉文而省也。”后来在口语和行文中多将“乌拉”省略,简称吉林。因为“吉林乌拉”是以汉字注音的满语,200多年来在各种史料中曾把“吉林”书写成不同的汉字,如鸡林、畿林、鸡陵、几林、吉临等等。据《高宗实录》载,经由军机大臣奏请,旨准吉林将军印信内,汉文“船厂”二字,改为“吉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2月23日,宁古塔将军改为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这样,将军一职所冠地名,与将军驻地相一致,遂简称“吉林将军”。受关内行省制的影响,大约这一年起,吉林将军在给清廷的文件中代称自辖区域为“吉省”,清廷各衙门给吉林的咨文中也约定俗成地称“吉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随着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管理体制和地方官制的改革,设立吉林省,吉林将军退出历史舞台。

吉林自建城以来,火灾不断。据统计,乾隆年间烧毁百间以上房屋的火灾5次。嘉庆十一年(1806年),吉林城大火,城内官、民房屋烧毁达8000多间。光绪十六年(1890年),吉林城大火从牛马行一直延烧至北大街、河南街,2500多间房屋尽成灰烬。吉林将军长顺住宅亦被烧。宣统三年(1911年),是吉林城最大的一次火灾,烧毁了官民房屋5万多间,城内的街市被烧去一半以上。吉林将军衙署两次遭受大火,两度化为废墟。衙署的档案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如今馆藏嘉庆朝以前的档案已是寥寥无几。从乾隆十五年到二十二年,“船厂将军”字样仅存在8年,相对历史长河,可谓一瞬。这份乾隆年间的船厂将军衙门为修补仓廒报请核销银两所造清册档案,保存至今尤为珍贵,成为那段历史的真实见证物。

吉林省档案局馆长 尹怀

首页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