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人物 > 正文

梁世英舍身炸地堡

 

在扶余县烈士陵园,矗立一座英雄雕像,这座英雄雕像就是革命烈士、特等功臣——梁世英。  

雕像基座上是刘震将军的鎏金题字:伟大战士 英雄楷模  

英雄的雕像,永远的丰碑。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梁世英在解放战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梁世英是扶余人民的骄傲。  

1922年,梁世英出生于扶余县三岔河镇郊大梁家村(今新城局乡)的一户农民家庭。幼随祖父读书,10岁因祖父去世而辍学,拾粪捡柴以补家资。13岁时,父病故,梁士英给地主家放牛,后被二姐接到三岔河读小学。3年后,因姐家生活困难而退学,到鼓乐棚打小钹挣钱糊口。  

17岁时,梁英到东六号屯扛活,并把母亲、弟弟、妹妹接去同住。几年后,梁世英结婚。婚后第二年,子夭妻故,生计愈加艰难。1942年冬,母亲因冻饿得了抽疯病,一次外出讨饭晕倒,险些冻死在雪地里。为谋生计,他又将家搬回三岔河,自己仍去鼓乐棚谋生。  

1943年冬,为躲避抓劳工,梁英携家去肇源县霍龙岗子黄家窝堡扛活。次年夏,因无居处,母亲领弟弟、妹妹回到三岔河。东北光复后,梁士英在江北参加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在二纵队五师十五团三营八连当战士。  

参军后,梁英积极学习文化,认真练本领,战斗中勇敢顽强。1946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攻打昌图的战斗中,他用一挺机枪打垮了敌人两个排的顽抗,掩护部队顺利打开突破口,荣立小功两次。1947年冬,在攻打彰武战斗中,又因应主力部队正面进攻而立小功两次。1948年,在大练兵活动中,因成绩突出记小功两次。  

1948年9月,辽沈战役中,梁英所在部队奉命南下北宁线,向辽西进军,攻打锦州。10月10日,梁英被调到八连二排五班当战斗组长。战前动员后,他和6名战士代表八连到团部请下尖刀连任务。在全连誓师大会上,他代表全排表决心,并向一排出挑战。  

13日下午,尖刀连迎着炮声,一夜疾行30千米山路,到冒山屯附近一小学集结。听了战况介绍后,急行军赶到锦州城外。14日6时30分,部队到达事先修好的冲击出发地。8时10分,战士离开掩体向攻击地点进发。10时,总攻开始,战士们在炮火掩护下,冲到城墙角下,很开突破了敌人第一道防线。梁世英窜上城墙,接连甩出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敌兵的反扑,战友们迅速涌进突破口。敌军又反扑过来,在战友们手榴弹两挺机枪发生故障的关键时刻,梁英猛地抄起一支爆破筒,向已经接近的敌群投去。敌人退却了,尖刀部队乘胜前进。突然,从路基西边铁桥洞口旁的一座暗堡里射出密集的火力,阻止了尖刀连的前进。排长带领战士硬冲了几次,都被严密的火力网压了回来。正在这时,大部队总攻开始了,如果不及时除掉暗堡,势必给后续部队带来更大的伤亡。几个爆破组先后冲上去,都没有成功。梁英坚决请战,连长予准后,他只身一人,上两颗手榴弹,提起爆破筒,跃出掩体。一滚一跳一伏一跃,艰难地前进,终于扑到一个小土坎下,隐蔽在敌堡火力的死角处。他看准时机,甩出两颗手榴弹,在烟雾掩护下,窜上土岗,跃身到敌堡枪眼旁,迅速地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敌堡。刚要离开,爆破筒被推了出来,梁英果断地扭身抓起冒着白烟的爆破筒,又塞进敌堡。刚一松手,又被推出一尺多长。他毫不犹豫。立即抓住已经冒黄烟的爆破筒,死死顶住。排长在掩体内急切地命令他迅速返回,他身体一动不动,微侧了一下脸,高声回答:“不能回去”一语未了,一声巨响,爆破筒炸响了,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梁英与敌人同归于尽,前进的障碍被清除了。尖刀连冲了上去,全团和后续部队冲了上去。  

战斗于15日晚胜利结束,锦州解放。  

10月16日晨,部队在锦州隆重召开追悼大会。会上,团政委陈绍昆宣读了师党委追认梁英烈士为特等功臣的嘉奖令,并追记三功。《东北日报》及时刊登了《攻占锦州战斗中梁英舍身炸地堡扫清部队前进障碍》和《共产党员梁英舍身炸毁地堡》的报道。为纪念他,锦州市人民于1950年修建了烈士墓和纪念石塔扶余县三岔河镇将他曾经住过的东南街命名为英街吉林省革命烈士博物馆、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都展出了梁英的事迹。  

 

稿件来源:《档案吉林 松原市卷》

    者:王云普